近段,寧德年代與比亞迪之間就“針刺試驗”互懟,動力電池商場競爭明顯加重。
?
刀片電池
?
有業(yè)界人士指出,愈演愈烈的這場爭辯在業(yè)界引發(fā)重視,這場看似圍繞技能路線的爭議,背面卻體現動力電池行業(yè)正發(fā)作變化,規(guī)范進步,競爭加重與兩極分化等。
?
電池安全成焦點
在韓系動力電池企業(yè)研發(fā)人員樸承晚(化名)看來,寧德年代與比亞迪交惡的直接原因,看似僅僅技能路線之爭,實際上是商場及顧客關于動力電池安全功能的重視,以及頭部企業(yè)間搶奪商場愈加劇烈。
?
近日,工信部安排制定了包括GB18384-2020《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在內的三項規(guī)劃電動汽車的強制性國家規(guī)范被批準發(fā)布,并將于2021年1月1日起實施,這份規(guī)范中刪除了一些關于某一種試驗的單體要求,并關于電池包及整體系統(tǒng)的安全檢驗要求進一步進步,強調電池企業(yè)關于電池及整車安全的主體責任作用。
?
據我國汽車工程學會發(fā)布的數據顯現,2020年第一季度,在電動汽車的有關顧客投訴中,排名前三的問題均與電池質量有關,其中動力電池故障及安全隱患更是占有了近20%的投訴量。而普華永道的統(tǒng)計也顯現,我國電動汽車顧客關于電動汽車的最大憂慮,也普遍集中在以“三電”為代表的動力電池安全層面。
?
而兩家企業(yè)的這場爭辯,源自今年3月比亞迪在刀片電池的發(fā)布會上展現了一段針刺試驗的視頻,并由此提出刀片電池的安全功能高于三元鋰電池等競爭產品。
?
今年5月,寧德年代董事長曾毓群在回應投資者的發(fā)問時表明,刀片電池是寧德年代2016年量產的CTP結構立異概念中的一種,現在寧德年代的三元鋰及磷酸鐵鋰電池產品均具有經過針刺檢驗的產品,并說到“有些人把亂用檢驗的經過等同于電池的安全”,疑似回應了比亞迪方面的說法。
?
爾后,雙方來來回回“交鋒”多個回合。寧德年代方面于25日在發(fā)文稱,由于電池層面有更優(yōu)化的安全解決方案,單體電池針刺檢驗的實際需求已不復存在,并發(fā)布一條針刺試驗的視頻,回應比亞迪銷售公司副總裁李云飛在其社交網站上宣布“在電池在沒有實現短路的意圖下,針刺試驗就已經失利”的看法。
?
安信證券新能源汽車首席分析師鄧永康表明,從技能層面來看,現在難以說哪一方面的建議有所對錯,一方面針刺試驗確實能夠關于某種特定狀況的安全功能進行檢驗,但也難以代表在全部狀況下電池的安全水平,因此還需要有更多輔佐的數據與材料進行判別。此外,動力電池更多還是要看整體的技能水平及安全隱患的控制能力。
?
樸承晚認為,針刺試驗此前曾被列為電池的檢驗規(guī)范之一,但由于該試驗自身關于三元鋰電池系統(tǒng)愈加晦氣,因此在新的國標中去除了這項檢驗,但這并不代表這項檢測自身一無是處,關于一些長期處于極點狀況下的商用車或特殊環(huán)境用車來講仍有較大的必要性,此外,需要國內的廠商在熱辨認、熱檢測等早期的安全隱患辨認技能的合作,才能夠使針刺試驗不再成為爭議點。
?
頭部企業(yè)之爭
現在,全球動力電池商場發(fā)作變局,特斯拉、群眾等多家車企著手自產電池的大背景下,頭部企業(yè)間的競爭成為動力電池商場的另一個焦點。
?
依據全球動力電池商場調研組織SNEResearch的數據顯現,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共為20.4GWh,同比下降14.2%;其中,LG化學以27.1%的市占率躍居首位,相較去年同期激增117.1%,三星SDI及松下等外資電池企業(yè)的市占率也有所進步;同期,寧德年代的裝機率從第一名下降至第二名,而比亞迪更是下降至全球第六名。
?
此外,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能立異聯盟的一個查詢數據顯現,在鼎盛時期我國商場存在150余個動力電池企業(yè),而到了現在只要40家能夠真正實現裝機量,而裝機量TOP10企業(yè)更是占有了近多半的裝機量。這意味著商場搶奪愈加白熱化。
?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能立異聯盟秘書長于清教向第一財經記者表明,國內補助退坡、規(guī)范的進步及消費晉級的需求,使許多不具備技能儲備的小型企業(yè)快速出局,剩下的企業(yè)之間的比賽才剛剛開端。
?
寧德年代與比亞迪的口水仗,是國內本土企業(yè)之間的比賽,而競爭并不局限于這兩家動力電池企業(yè)以及磷酸鐵鋰與三元鋰兩種路線之間。
?
值得注意的是,搭載LG化學、SK立異等韓系動力電池企業(yè)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也先后在我國取得“上市許可”,并開端逐步投入到國內商場。作為全球動力電池企業(yè)“鼎足之勢”的代表之一,韓系動力電池企業(yè)之間也正在上演交惡戰(zhàn)。
?
近期,LG化學與SK立異之間就技能人員的離職發(fā)生爭議,由此LG化學將SK立異起訴至韓國及美國法院。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明,兩者看似是“挖人”過程中起爭端,但實際上兩者的根本矛盾在于,對特斯拉、到群眾再到現代汽車等這些“大客戶”訂單的搶奪結怨越來越深,而疫情所導致的商場增幅放緩,從而會使頭部企業(yè)間搶奪優(yōu)質客戶的競爭進一步加重。
?